首页  | 新闻  | 体育  | 娱乐  | 经济  | 科教  | 少儿  | 法治  | 电视指南  |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
 
>> 2003年第8期

  与时间赛跑——东盛科技

  SARS爆发时,我们的第一个意识就是,应该选择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大众强势传媒作为信息载体,运用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,利用公益广告达到社会效果。在收集、获取大量信息和研究正在播出的公益广告的基础上,东盛科技领导层提出了在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创作基础,并确定了创意方向。挂在墙上时钟的滴答声此时已悄悄指向了深夜……

  在电视广告方面,基于人们心态的转变,东盛科技主要从两个方向介入:一是以消除人们心灵深处自己设立的防线为目标,以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的形式把东盛科技置身于这群人之中,使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或身边的朋友,用关爱温馨的语气和心理沟通的方式,提升品牌的亲和力和好感度;另一个方向是战术片,手法上要短平快,主要采用概念连接和视觉冲击,结合现实中的生活现象,企图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力,在此之下积极配合政府尽快而有效的切断身边可能的污染源,让SARS早日远离我们。

  由于时间紧迫,不容我们有太多的时间去拍摄、制作,因此整个进程必须从简、从快。5月8日,东盛集团西安总部的大会议室里气氛热烈,在大家提出各自的意见之后,非典公益广告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肯定。短暂的会议结束后,当天下午,三人行动小组匆匆地赶回北京。当天晚上,一个非典公益广告专案小组迅速成立。接下来,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:非典时期很难组成完整的摄制组,制作方法只能从简;摄影棚拒绝接待摄制组;道具所需的口罩、护目镜及防护服由于缺货也难以买到……种种困难之下,大家出谋划策,最终所有问题妥善解决,让我们再一次感叹:办法永远比问题多!

  5月10日,照片拍摄在一个中学里面的小摄影棚里如期开始,大家互相开玩笑:我们这样完全是“顶风作案!”拍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,晚8点拍摄结束后立刻送往冲洗,并连夜工作选定所需照片素材。

  5月16日,带子送中央台审批,根据修改意见于当天修改完毕,以最快速度送中央台准备播出。第二天,也就是17日,我们的公益广告播出了。

  风雨同舟,不忘保险意识——华泰保险

  为表达华泰人和全国人民一道抗击“非典”的决心,由华泰保险公司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的公益广告,于5月9日晚10:32在CCTV-1播出,并陆续在中央电视台覆盖全国的多个频道播放。该公益广告震撼力强,具有历史意义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有难同担、风雨同舟、情感同根、力量同心的不屈精神,同时也反映出保险企业在灾难面前与全国人民患难与共、彼此相依。

  王梓木董事长提出,保险与捐助同属一种社会责任,保险公司应当弘扬“患难与共,彼此相依”的精神,在伸出捐助之手的同时,公司员工要积极拓展保险业务,宣传保险知识,以实际行动支持全国人民取得抗击非典和经济建设的双胜利。

  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王梓木说,在这样突发性的"风险"时刻,更能彰显保险业稳定社会、造福人民的良好形象,并增强公众的保险意识,从而成为推进中国保险业加快发展的一大契机。

  华泰保险的公益广告片将唐山大地震、98抗洪、阻击“非典”这三次灾害首次串连起来,呼唤人们在大好形势下也要有一定的灾难意识,有“灾备”措施。这种意识与措施当然不只有积极投保,还包括很多方面,特别是广告片中倡导的“患难与共,彼此相依”的社会公德。对这支广告片,华泰保险的董事长王梓木亲自过问,不但跑到中央电视台广告部来协商,还两次去制作公司指导修改。他对记者说,“我是把这当做一个大广告来看,它不只是华泰保险的广告,而是全社会、全行业的一个大广告,我们要唤起的是一种有难同当、风雨同舟的民族精神。”同时,他也欣慰地谈到,公益广告的播出也给企业带来了好的声誉,不少股东打来电话,认为公益广告发出了保险业的声音,非常合适。

  此外,5月下旬,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将员工个人捐赠的22万余元人民币,捐赠给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受非典影响的社会弱势群体,献出了华泰人的一份爱心,并配合公益广告的推出,有力地推动了华泰财产保险公司的品牌树立和市场销售。

  一个聪明的民族,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。

<<上一页下一页>>
第2页
(编辑:史军胜来源:CCTV.com)